2023/7/14 15:11:34
随着本周正式入伏,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已经强势开启,并将长达40天!对此,金旸贴心准备了一些预防中暑小妙招,并温馨提醒您:酷暑难当,请谨防中暑!
一、如何判断是不是中暑了?
三伏天的显著特点是温度高、湿度高、气压小、风速小,这种环境非常容易发生中暑,因此这段时间,如果您突发以下症状,还请您谨慎对待:
1.先兆中暑: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口渴、多汗、四肢无力发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等,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。
2.轻度中暑:体温升高至38.5℃以上,并表现出皮肤灼热、面色潮红或脱水,如四肢湿冷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、脉搏加快等。
3.重度中暑:包括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,如果不想真的“被热死”,此处请划重点!!
热痉挛:
多见于健康青壮年,表现为短暂性、间歇发作的肌痉挛,伴有收缩痛,多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,尤以腓肠肌为著,体温一般正常。
热衰竭:
多见于老年人、儿童和慢性疾病人群,起病迅速,表现为眩晕、头痛、多汗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,继而皮肤湿冷、血压下降、心律紊乱、轻度脱水,体温稍高或正常。如不及时诊治将发展为热射病。
热射病:
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,体温高达40℃以上,疾病早期大量出汗,继之“无汗”,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。
二、中暑后应该如何急救?
一般来说,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经现场救护均可恢复正常,但如果是重度中暑,请务必立即就医。那么现场救护时,我们能做的有哪些呢?
1.脱离高温:
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就地平卧、解开或脱去外衣,以利呼吸及散热。
2.快速降温:
用冷水、酒精(稀释)、冰袋或冰盐水等,冰敷或擦浴患者的颈部、腋窝、大腿根部及腹股沟处,帮助散热。
3.善用药物:
常备防暑药品,如外用清凉油、风油精,服用藿香正气水、十滴水等。
4.及时补水:
如患者意识清醒,则需及时补充水分,如饮用葡萄糖水、生理盐水、小苏打水等(注意!请不要给热射病患者喝水!);如患者意识不清,则可用大拇指按压病人的人中、合谷等穴位,并迅速就医。
5.持续监测:
监测患者的心率、血压、脉搏、动脉血氧饱和度等,可以给予患者进行持续低流量的吸氧保证血氧饱和度。
三、如何有效预防中暑?
最后,这些预防中暑小妙招请妥善收藏,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度过“三伏天”~
大量饮水,不要口渴才喝水
补充盐分和矿物质,多吃果蔬
适当饮食&充足睡眠
应季穿搭&做好防晒
呆在凉爽的环境里,同时注意通风
仔细计划行程,出行避开最热时段
结伴出行,互相关心
关心高危人群
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
适度运动,保持心情愉悦
江先生:13860484656
江先生
总机电话:0592-6516999
传真:0592-6899366
邮箱:service@jinyoung.cn